近年来,随着新农合全面覆盖和农村经济水平提高,农民看病不再难。但是,农村部分卫生院医疗卫生设施条件仍然较差,急需引起重视。
一是乡村医生技术水平普遍低下。由于乡村医生收入低、条件艰苦,所以技术较好、有职称的医生往往选择去市县医院,导致农村医务人员青黄不接,断层严重。二是医疗设备较为落后。因医疗卫生设施条件落后,部分农民对有大病、重病、急病无法得到及时准确诊断和快速救治反映强烈。据调查,在离县城较近的医院有疑难病可以从县里请技术专家会诊,而地处偏远的乡镇医院因医疗设备条件较差,导致病人病情延误现象常有发生,给病人治病带来困难。比如有的救护车配备极差,一些距离县城偏远的重病、急病患者在前往县城救治过程中,因为救护车频繁出现故障而导致病情延误甚至途中过世。
由于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,迫使病人无论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,从而造成镇村卫生部门门可罗雀,而大医院却人满为患。要解决农村就医难题,需要筑牢镇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,全面改善镇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。
一是建议设立支持镇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专项资金。促进改善住院环境、公共卫生环境、医疗卫生设施等基础性建设。二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,健全奖励激励机制。加强农村医学教育培训,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认定待遇及业务水平,提高基层医疗工作人员待遇;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定向招聘,优化人才结构。三是持续改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条件。进一步加强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,配备一批先进医疗设施设备,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。